◎作者 | 星球研究所
◎来源| 星球研究所(xingqiuyanjiusuo) 已获授权
哺乳动物的崛起
6500万年前
统治地球上亿年的霸主恐龙
被一颗小行星砸出了三界之外
(即白垩纪晚期灭绝事件,下图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艺术想象,源自短片@《How Dinosaurs Went Extinct》)
▼
它的身后
留下了一大片没有大型陆栖动物的空白土地
从荒漠到海洋、从高山到峡谷
从密林到草原、从湿地到河湖
栖息地类型极为丰富的中国
就是其中之一
(现今的中国地形,图片源自@123RF,修正@张靖&王朝阳/星球研究所)
▼
对于长期被恐龙压制的哺乳动物而言
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
它们必须抓紧时间展开圈地运动
从4个方向全面占领中国
它们很厉害吗?
01
东北极寒地带
东北地区
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区域
这里的冬季酷寒而漫长
还曾创造-58℃的历史极端低温
堪称中国的“寒极”
(东北极寒地带,依据@郜二虎等《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调查单元区划方案》,之后区划亦同,制图@张靖&王朝阳/星球研究所)
▼
想要在此生活
必须拥有强大的抗寒能力
哺乳动物们给出了解决方案
即厚厚的皮毛
它们皮肤下方贮存脂肪、上方生长毛发
毛发会在外围制造一层空气层
足以隔热保温
毛发为哺乳动物所独有
其中毛皮最丰厚者又被称为“毛皮兽”
毛茸茸的外表
让它们和蛇等爬行动物显著区别开来
非常容易被识别
(毛茸茸的狗獾huān,猹chá的原型,摄影师@谢建国)
▼
以紫貂为例
它体长约40厘米
毛长却可以达到4.7厘米
相当于一个身高170厘米的人
浑身长满20厘米毛发
冬天出门当然毫无压力
(貂皮大衣的“原料”之一,因过度捕杀数量大为减少,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;下图拍摄于长白山,摄影师@王峥)
▼
紫貂占据了大兴安岭、长白山的密林
以鼠类、鸟类、植物果实为食
(紫貂,摄影师@陈建伟)
▼
对于爬树也不在话下
穿着厚厚“毛皮大衣”
依然可以轻巧地“自挂东南枝”
(紫貂,摄影师@王峥)
▼
毛发的颜色还可以与周围环境协调
以防御天敌
也可以按季节更换
有夏装、有冬装
例如伶鼬夏天“身穿”棕红色皮毛
腹部为白色或灰白色
(夏季伶鼬,摄影师@Keven Law/维基百科)
▼
到了冬季
则会换成一身雪白
(冬季的伶鼬,拍摄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,摄影师@武耀祥)
▼
雪兔也同样如此
但或许是“白色颜料用尽”
兔耳朵尖依然是黑色
(雪兔,摄影师@谢建国)
▼
此外
哺乳动物拥有强大的循环系统
以人为例
普通人一生中心脏博动达26亿次
从心室所博出的血流有15万吨
可以装满80个标准游泳池
足见能量之强
强大的循环系统加上厚厚的皮毛
让哺乳动物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
为了更好地抵御寒冷
东北的动物体型往往还比别处更加庞大
以东北虎为例
它的体重可以达到华南虎的两倍
(东北虎,拍摄于东北虎林园,摄影师@谢建国)
▼
在最寒冷的时刻
哺乳动物们提前储备好食物减少活动
或者干脆选择冬眠
(花鼠,冬眠的松鼠科成员之一,因背部的五道条纹,又被称为五道眉,摄影师@徐永春)
▼
直到来年大地返青、春暖花开